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2集力行分享 |
|
张海燕学长 |
|
|
《弟子规》32集力行分享 我很惭愧,本周力行得不好。不少事情都是“自然而然”地发生了之后,反思时才发觉错了。现讲述出来深切忏悔: 事件一: “抢”钥匙风波(“见人恶,即内省。有则改,无加警”) 我有一个同事,公认她为人比较自私。我心想:对于这种自私的人,我可不能吃哑巴亏。前几天,办公室换了门锁,单位一共有三把钥匙,放在门卫室里,而我们办公室有五个人。 我叫人先帮我取了一把,可能这个同事以为只有这一把吧,所以她用了之后就没有还给我。我打听到还有两把,就赶紧跑去取来,一把自己留着,一把送给另一位关系较好的同事。这样就造成办公室另外两个同事要自己去配。 当我听到她们商议去配钥匙的事,我感觉很不好意思。 晚上回家反思时,感觉到确确实实做错了。细细想来,简直是可耻啊!《弟子规》教我们“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而我呢,却是“见人恶,即学恶”,这不是自甘堕落吗? 事件二:“把垃圾捡起来!”(成人之美,“教人以善毋太高,当使其可行”) 蔡老师讲课时,讲到他如何善巧方便地引导一个小女孩捡垃圾,我看后比较受感动,就有意识地“教育”学生捡垃圾。一次下课后,我一低头便看见走廊里赫然躺着两团纸团,我环视四周,见两个男同学正在玩闹,便吆喝他们:“你,来,捡一下垃圾。”其中一个学生去捡了,而我则仰着脸走过去了。 一进办公室,我就意识到刚才的做法欠妥。那个孩子是在老师的“淫威”下行的善,而内心并没有被触动。我为什么不用身教呢?自己亲自去捡教育效果不更好吗? 事件三:买衣服(“若衣服,若饮食。不如人。勿生戚。”) 我在超市看中了一件衣服,试了试,在明亮的白炽灯照耀下显得挺漂亮。可惜当时没买,从此,这件衣服就日日挂在心上,有一幕幻景一遍遍在脑海中播放:我穿着那件衣服,显得年轻,纯真,在同事面前显得多么…… 终于有一次机会来了,家人一起去逛超市,我如愿以偿取下这件衣服放在购物车里,没想到天公不作美,收银台前突然发现它破了一个洞。衣服,自然不能要了,它又被扔下来。我心里无限遗憾。 这股遗憾折磨我到周末。周六一早起来又跑到超市,换了件码号大一点的立马买了来,终于可以安下心了。 后来穿在身上,发现和裤子不搭,而且远远没有在超市灯光下的效果。 唉,一声长叹! 类似的,还有一双三百元的鞋子。明明有鞋子穿,还是硬要买了来,结果穿上一天,脚上就磨了两个泡。 蔡老师讲,买一件衣服快乐多久?三天。而我还不到两天,其中所受的心理折磨,所受的“苦”,远远超过那一种幻想出来的虚假的“乐”了。 与此类似的还有饮食方面,喜欢吃路边小摊的坏习气。初时感觉味道好(麻、辣),吃完后常常伴着嗓子疼。其实明明家里有热的饭菜,为什么要去吃那些东西? 身当其境,往往身不由己。所以,传统文化要赶紧学,要猛力践行,切不可乎乎时日。 当然,也做到了一件小善事。中午去宿舍午休时,看到楼道口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大大的海棉垫,挡住了路。要在以前,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走过去了,这次我想到蔡老师讲“遇到善事,要随缘随分、尽心尽力地做”,就动手把垫子从路口移开放好。 这次就分享到这里。感恩弟子规公益学习网!感恩弟子规读书会!感恩各位学长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